• 10-30 2025
    vca12224883
    一、纺织品 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纺织品,例如窗帘、沙发、服装等等。从最开始在织物中选取天然纤维进行手工编织,发展到人工合成后再使用机器织造,各种技术不断进步,性能也不断的优化。然而,不管是天然纤维还是合成纤维织造的产品,都具有易燃的特性,为保护人们的生产财产安全,必须对部分火灾风险较高的纺织品做阻燃处理。   二、纺织品阻燃处理方法 ‌纤维改性技术‌ 共聚法‌:将含磷、卤等阻燃元素的单体引入聚合物链(如聚酯纤维中添加磷系共聚单体),实现本质阻燃。 共混法‌:在纺丝熔体中添加阻燃剂,制成阻燃纤维(如阻燃涤纶、丙纶)‌。 接枝法‌:通过化学反应将阻燃剂接枝到纤维分子链上,提升耐久性。 ‌后整理工艺‌ 浸轧烘焙法‌:将织物浸渍各种水溶性阻燃剂(低聚合度APP、磷酸脒基脲等),烘干水分后阻燃组分留在织物内部,起到阻燃作用,但是该方法处理的的纺织品手感较差,‌水洗后容易失去阻燃效果。 PROBAN(普鲁苯)法:采用四羟甲基氯化磷(THPC)与酰胺预缩体结合,通过浸轧...
  • 10-22 2025
    vca12224883
    一、钢结构防火涂料 钢结构防火涂料是涂覆于钢材表面的特种功能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延缓火灾中钢材的温升速度,确保结构在高温下保持承载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公共设施、工业厂房、交通枢纽等。根据现行国标GB14907-2018的要求,钢结构防火涂料可以分为膨胀型和非膨胀型。非膨胀型防火涂料依靠无机材料(如硅酸盐、蛭石等)的低导热性形成致密隔热层,延缓热量传递,防火过程不产生膨胀效果。而膨胀型防火涂料,是一种通过高温膨胀形成隔热炭层实现防火功能的特种涂料,与非膨胀型涂料形成鲜明对比。 当前市场上主流的的膨胀型防火涂料皆使用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三聚氰胺的经典膨胀体系,而在这三者中,聚磷酸铵作为无机高聚物具有复杂的结构和相对较高的生产技术难度,而且不同厂家的质量管控参差不齐,使得聚磷酸铵成为影响膨胀型防火涂料性能最大的原材料。     二、聚磷酸铵概述 聚磷酸铵结构式 (1)基本概述:聚磷酸铵(CAS号:68333-79-9)是一种无机高分子聚合物,早期的APP聚合度普遍偏低(少于20),作为肥料中的一...
  • 10-15 2025
    vca12224883
    在全球环保法规趋严、安全要求提升的背景下,含卤阻燃剂因毒烟问题逐步退出,无卤环保型阻燃剂成为主流。聚磷酸铵(Ammonium Polyphosphate,简称 APP) 凭借优异热稳定性、高效阻燃性及广泛适用性,崛起为磷系阻燃剂 “新宠”,在涂料、塑料、建材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一、认识聚磷酸铵:定义与分类 APP 是聚合形式的磷酸铵,属磷氮系无卤阻燃剂,分子通式为 (NH₄)(n+2)PnO(3n+1)(n 为聚合度),聚合度与晶体结构决定其性能,分类如下: 按聚合度分类 聚合度直接影响水溶性、热稳定性,是工业选型核心依据: 类型 聚合度(n)范围 核心特性 适用场景 水溶性 APP 10~20 短链,水溶性高,热稳定性低 森林灭火剂、早期肥料 水不溶性 APP n>20 中长链,水溶性低,稳定性提升 塑料、涂料、复合材料等工业阻燃 高聚合度 APP n>1000 长链,水溶性低,热稳定性及存储稳定性更强。 塑料、涂料等工业阻燃 按晶体结构分类 结晶态 APP:以 APP II 为代表,n 通常>1000,耐水解性与热稳定性极强(热分解温度>300℃),是工业阻燃主流...
  • 10-11 2025
    vca12224883
      一、PFAS 的核心定义:并非单一物质,而是庞大化合物家族 首先要明确的是,PFAS 不是某一种特定化学物质,而是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的统称,其家族成员超过 15000 种,这一数量还在随工业研发不断变化。 从化学分类上看,PFAS 的核心判定标准有两个:一是分子结构中必须包含 “烷基链”(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的链状结构);二是烷基链上的氢原子,至少有一部分被氟原子取代 —— 若所有氢原子都被氟原子取代,这类物质被称为 “全氟烷基物质”(如 PFOA、PFOS);若仅部分氢原子被取代,则属于 “多氟烷基物质”(如某些含氟表面活性剂)。无论是全氟还是多氟类型,都因氟原子的存在,具备了区别于其他化合物的特殊性质。   二、关键化学结构:C-F 键为何让 PFAS 成为 “永恒化学品” PFAS 最核心的特性,根源在于其分子中的碳 - 氟键(C-F 键)—— 这是目前已知化学领域中最牢固的化学键之一。 ...
  • toolbar
    toolbar
  • toolbar
  •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