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5 2025
    vca12224883
    在全球环保法规趋严、安全要求提升的背景下,含卤阻燃剂因毒烟问题逐步退出,无卤环保型阻燃剂成为主流。聚磷酸铵(Ammonium Polyphosphate,简称 APP) 凭借优异热稳定性、高效阻燃性及广泛适用性,崛起为磷系阻燃剂 “新宠”,在涂料、塑料、建材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一、认识聚磷酸铵:定义与分类 APP 是聚合形式的磷酸铵,属磷氮系无卤阻燃剂,分子通式为 (NH₄)(n+2)PnO(3n+1)(n 为聚合度),聚合度与晶体结构决定其性能,分类如下: 按聚合度分类 聚合度直接影响水溶性、热稳定性,是工业选型核心依据: 类型 聚合度(n)范围 核心特性 适用场景 水溶性 APP 10~20 短链,水溶性高,热稳定性低 森林灭火剂、早期肥料 水不溶性 APP n>20 中长链,水溶性低,稳定性提升 塑料、涂料、复合材料等工业阻燃 高聚合度 APP n>1000 长链,水溶性低,热稳定性及存储稳定性更强。 塑料、涂料等工业阻燃 按晶体结构分类 结晶态 APP:以 APP II 为代表,n 通常>1000,耐水解性与热稳定性极强(热分解温度>300℃),是工业阻燃主流...
  • 10-11 2025
    vca12224883
      一、PFAS 的核心定义:并非单一物质,而是庞大化合物家族 首先要明确的是,PFAS 不是某一种特定化学物质,而是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的统称,其家族成员超过 15000 种,这一数量还在随工业研发不断变化。 从化学分类上看,PFAS 的核心判定标准有两个:一是分子结构中必须包含 “烷基链”(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的链状结构);二是烷基链上的氢原子,至少有一部分被氟原子取代 —— 若所有氢原子都被氟原子取代,这类物质被称为 “全氟烷基物质”(如 PFOA、PFOS);若仅部分氢原子被取代,则属于 “多氟烷基物质”(如某些含氟表面活性剂)。无论是全氟还是多氟类型,都因氟原子的存在,具备了区别于其他化合物的特殊性质。   二、关键化学结构:C-F 键为何让 PFAS 成为 “永恒化学品” PFAS 最核心的特性,根源在于其分子中的碳 - 氟键(C-F 键)—— 这是目前已知化学领域中最牢固的化学键之一。 ...
  • 01-08 2024
    vca12224883
    随着高分子合成以及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塑料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一些经常接触高温环境的领域中,工程塑料的阻燃性成为衡量其综合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塑料阻燃性的实验方法  塑料的阻燃性能可通过燃烧实验法进行评价,分为水平法和垂直法2种。 垂直法是通过测量余焰及余辉的持续时间、燃烧的范围及颗粒滴落情况来评价材料的阻燃性能,根据试样的行为,按表1所示的判据,把材料分为V-0、V-1和 V-2级(V表示垂直燃烧)。 不同塑料的燃烧性能不一样,如PC自身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垂直燃烧测试中可以达到V-2等级,而ABS自身易燃,无法定级。通过添加阻燃剂对塑料进行阻燃改性,能够延缓燃烧和降低燃烧的强度。但是,塑料在燃烧过程中,除了自身燃烧外,还会产生滴落物引燃其他可燃物,造成火势的蔓延,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阻燃塑料中,往往还需要添加抗滴落剂来防止燃烧过程中的熔体滴落。   工程塑料阻燃体系 工程塑料阻燃体系包括阻燃剂、基础树脂和抗滴落剂等。 一、阻燃剂 工程塑料中使用的阻燃剂主要为卤系阻...
  • 12-28 2023
    vca12224883
    阻燃剂是一类能够阻止塑料引燃或抑制火焰传播的助剂。以下6种方法可提升阻燃效果。 一、表面改性 无机阻燃剂具有较强的极性与亲水性,同非极性聚合物材料相容性差、界面难以形成良好的结合。为改善其与聚合物间的粘接力和界面亲和性,采用偶联剂对其进行表面处理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常用的偶联剂是硅烷和钛酸酯类。如经硅烷处理后的氢氧化铝(ATH)阻燃效果好,能有效地提高聚酯的弯曲强度和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经乙烯-硅烷处理的ATH可用于提高交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阻燃性、耐热性和抗湿性。 钛酸酯类偶联剂和硅烷偶联剂可以并用,能产生协同效应。经过表面改性处理后的ATH表面活性得到了提高,增强了与树脂之间的亲和力,改善了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增加了树脂的加工流动性,降低了ATH表面的吸湿率,提高了阻燃制品的各种电气性能,并将阻燃效果由V-1级提高到 V-0级。 二、超细化 无机阻燃剂具有稳定性高、不易挥发、烟气毒性低、成本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其与合成材料的相容性较差,添加量大,使得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都有...
  • toolbar
    toolbar
  • toolbar
  • toolbar